免费咨询热线 400-8677739
肺痿
病因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,感染痨虫,侵蚀肺脏所致的,以咳嗽、咯血、潮热、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,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。 症状如内伤久咳、久喘等,耗气伤阳。或虚热肺痿,久延阴伤及阳。以致肺虚有寒,气不化津,津反为涎,肺失濡养,痿弱不用。 危害本病发病机理总缘于肺脏虚损,津气严重耗伤,以致肺叶枯萎。因津伤肺燥,燥盛则干,肺叶弱而不用则痿。病理性质有肺燥津伤、肺气虚冷之分。其病理表现有虚热、虚寒两类:①虚热肺痿:一为本脏自病所转归;一由失治、误治或他脏之病导致。②虚寒肺痿:肺气虚冷,不能温化、固摄津液,由气虚导致津亏或阴伤及阳,气不化津以致肺失濡养,渐致肺叶枯萎不用。其病位在肺,但与脾、胃、肾等脏密切相关。 中医治疗肺痿的优势辨证要点 辨虚热与虚寒。虚热证易于火逆上气,常伴咳逆喘息;虚寒证常见上不制下,小便频数或遗尿。 治疗原则 治疗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。虚热证,治当清热生津,以润其枯;虚寒证,治当温肺益气而摄涎沫。临床以虚热证为多见,但久延伤气,亦可转为虚寒证。治疗时应时刻注意保护津液,重视调理脾肾:脾胃为后天之本,肺金之母,培土有助于生金;肾为气之根,司摄纳,温肾可以助肺纳气,补上制下。 证治分类 1.虚热证 症状:咳吐浊唾涎沫,其质较粘稠,或咳痰带血,咳声不扬,甚则音哑,气息喘促,口渴咽干,午后潮热,皮毛干枯,舌红而干,脉虚数。 治法:滋阴清热,润肺生津。 方药: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。 常用药:太子参、甘草、大枣、粳米、桑叶、石膏、阿胶、麦冬、胡麻仁、杏仁、半夏、枇杷叶。 2.虚寒证 症状:咯吐涎沫,其质清稀量多,不渴,短气不足以息,头眩,神疲乏力,食少,形寒肢冷,面白虚浮,小便数,或遗尿,舌质淡,脉虚弱。 治法:温肺益气 方药: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。 常用药:甘草、干姜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大枣。 国医堂中医名家
医院位置常州市国医堂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
地址:常州新北区太湖东路常发商业广场5幢101(新北区实验中学对面)
总机:400-8677739
邮政编码:213000